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近义词 | 反义词 | 语造
空无课程
简体:空无课程
繁体:空無課程
拼音:kong mo ke cheng
读音:kōng wú kè chéng
英语:Null Curriculum
造句:暂无此词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组词,组成语:

空无课程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1:空无课程又称为悬缺课程系一九七九年美国史丹佛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艾斯纳(E.W. Eisner)在其着作〔教育想像:学校课程的设计与评监〕(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首度提出的意指学校该教而未教的学习经验包括观点、概念及技能等。
  从课程的结构来看空无课程与实有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整体。实有课程又分为外显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与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外显课程又分为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与非正式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正式课程中自习课及课间休息时间称为空白课程(blank curriculum)或留白课程如同国画山水中的留白常是最美的部分作者营造的意境赋予观众自由想像的创意空间。空白课程虽与空无课程不同但皆具有教育意义。课程的结构可图示如下:(修改自黄政杰民80〔课程设计〕)
  
  艾斯纳从两个层面来探讨空无课程的重要性:一为心智过程二为内容领域。黄光雄(民76)于〔悬缺课程的概念〕一文中将之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学校教育思略的心智能力二是学校课程遗漏的科目或教材三是学校教育疏忽的情意陶冶。
  艾斯纳认为「认知」应泛指一切心智有关的过程。当前学校教育较重逻辑分析及演绎推理的过程即以文字或数字为中介依逻辑程序从事思考例如数学运算、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探究。相对的忽略了隐喻及想像的思考方式诸如「人比黄花瘦」与「断肠人在天涯」等句虽不符逻辑分析但很有想像力及创意。其实许多重要的思考模式并不以语文、逻辑为中介系透过视、听、嗅、味、触、动等各种感觉官能。但是学校课程不仅缺乏语文及数字以外的心智过程更常以语文及数字有关的评量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并于内容领域的悬缺则大可大到整个科目的忽略小可小到部分资料的遗漏。
  空无课程的应用宜注意下述三点:
  1.空无课程的意义在于不仅要从「有」的角度来探讨课程的实有部分也要由「无」的角度探讨课程的悬缺部分更要注意不是一切缺乏的均具重要课程设计时尤须注意其重要性的先后。
  2.空无课程以「空无」为研究对象涉及「领域」与「范围」且是一种相对性的动态概念其与实有课程结合成课程整体并因时空及对象而异在不同时空的国家、学校、学生间都会有差异。
  3.空无课程的成因有三:一为故意设计的二为无意疏忽的三为社会变迁造成的。将空无课程补偏救弊为实有课程时后二项较容易前者因是故意设计的涉及利益、意识型态、偏见、刻板印象及歧视等故改革较困难。
  空无课程从「悬缺」的角度探讨课程具有「警示」的作用可以提醒我们莫受不当意识型态的宰制或无意疏忽而不知自省应该把握社会变迁的脉动促使教育的均衡和健全发展。


相关成语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无响室 冠履无爽 学校本位课程 评量过程 无线网路 空白课程 知觉的课程 课程统整 无伐善无施劳 瑞吉欧课程 运作的课程 空无课程 理想的课程 课程纲要 读写课程 开放式课程 课程本位评量 科学的课程理论 人际空间 点字课程 融合课程 发展取向课程 功能取向课程 特殊教育课程设计原则 系统编程 太空衣构造 学前特殊教育课程 核心课程 空椅法 分科课程 过程性知识 教师发展本位的课程推广 学得无助感 全部课程 听力障碍儿童的特殊训练课程 婴幼儿发展里程碑 学龄阶段课程 课堂注意事项 习得的无助性 课程理论 行为课程教学法 无条件正向关怀 指导启智班儿童的美劳课 历程档案评量 生活课程 文化哲学本位的课程规划 经验的课程 教学历程本位的课程发展 无障碍的校园设计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查辞海   浙ICP备000000号